关灯
开启左侧

工作几年后再考研是怎样的一番体验?

[复制链接]
曾经的你 发表于 2020-3-27 17:15:05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工作后考的全日制硕士。





10毕业,工作四年,马上研二。工作时候等同于农民工,做基建,户外挖沟建塔,一干四年。辞职考研,本打算跨专业考金融,发现本科没积累,于是回曾经专业,如今专攻微波。

没有任何如2楼回复那种感觉,因为我没车没钱没人脉,我只是不想再挖沟了来读研,还不承认自己依然老去。三十而立时候背着书包跟90后一起自习学的还没他们好。曾经同学空间秀孩子照片,我默默的继续看书学习……生活到底是怎么回事值得每个人深思,理工科背景的我没想过要成为什么有钱人,我只是很朴实的想有一门技术,然后通过技术过的体面点,至少按自己想象中也许会好点的方式去过。读研到底能改变什么我后面会专门写,然而当失去对努力能改变命运的信仰时,我真不知生活何以继续。




第一,为什么来读研。
很简单,挖沟钱少而且真心没看到前途在哪里。我要换行,可是我到底会什么?几年工作,我挖沟,和水泥,当包工头,当施工队长。我没有培养自己的专长。当我考虑换工作时候,我发现我什么都不会,怎么换?难道继续挖沟?不。

换份工作很容易,换自己想要的工作,难。

谋生不在我的关注范围,而且我也相信天无绝人之路。可是,生活是有境界之分,我究竟处于哪个境界?我究竟想处于哪个境界?


我的工作,整日在外奔波。二手工程车里,人与各种材料、设备混在一起。从一个基站到另一个基站,从一个机房到另一个机房,风雨无阻。人生第一笔收入,440元,11天。一天发我40。看到群里同学讨论工资时,我只会默默看着……那时想,攒点钱,不干了,回去读书!


干了三月,公司业务拓展,派我去外地,工资收入高了,重要的是,竟然慢慢的接受了“工作几年,买个小房结婚”的念头。“回去考研?不干,浪费时间攒钱。读三年书还不如积累三年经验”,当时我就这么想的。

然后就继续工作……

期间我想,上司还算“器重”我,我要好好干,报答上司知遇之恩。我真这么干,所以工作时真的不记回报的付出。后来才知道,我特嫩了点。

13年,工作很顺,上司很关照。但我不想干了。没有读研的理想,更没有做学术志向,虽然后来有了,可决定考研的时候,是因为相对来说,考研这条路更加明朗而已。



(我本科是北京某高校,我的收入将学校毕业生平均收入严重拉低。)


没有积累,真是莫大的失败。

当时一直思考如何自强,我想知道自己能有多努力,至今哪怕我坐在教室也在想,我想知道,我到底能有多努力。我努力的目标很单纯:我就想知道我能努力到什么程度。


记得现场确认那天,跟一群大四的90后一起排队,我突然想,人这一辈子究竟是怎么回事?当时,我什么都没,没钱,没前途,没女友,没一技之长,虽然在工作,可是公司有我没我没任何差别:那段日子只想抽死自己,这些年都他妈活哪去了???

可是,生活还得继续,中午,公司食堂吃,花费9元左右。晚上,盖饭,11元左右。我住的地方,盒饭盖饭都吃腻了,于是给自己的学习动力是为了不在吃这些富含重金属和地沟油的盒饭,努力考上。

可是学习,真的是需要时间熬的。很多东西真不是三两天能学好。现在真的理解了那句话:天赋和运气至关重要,可是大部分人还没轮到拼这两样东西。所以,如今我告诫自己要努力到能被天赋和运气左右的层次。

对现状不满的情况有很多种,我挖了四年沟(这里挖沟是个抽象词汇),而且是很认真的挖了四年沟。

生在底层,很多时候自己能决定的事很少,自己能左右自己命运的机会,更少。没有直接干涉,然而有一个叫做“现实条件局限”的东西,无处不在。大多时候是迫于无奈而“就这样吧”,所有“革命性”的抉择都要付出更多代价。

读书时候,成绩不好基本是懒惰造成,这在脑中形成一个非常坏的印象:社会上混的不好的一定是不努力造成,混的好的都是勤奋聪明的。

这是一个荒谬的想法。

对社会底层来说,努力只是底线。可是底线之上,还需要更多条件去得到自己想要的。当时我和我的同事工作都很投入,可是就是看不到未来。也许一起挖沟的同事中将来会有“爆发”的,但肯定不会是我。于是经常冒出的想法就是,我的青春与挖沟真的如此不可分割么?

至今,我深刻感到人活着的唯一源动力是希望,而不是其他。至少,这句话适合我。

做自己认为有希望的事,于是读研了。


工作这几年,对很多观念产生过怀疑,唯一不敢怀疑也从来没有怀疑的是:努力,能改变生活!

而在此过程中,竟然发现人生新目标——生活还是充满乐趣的。



第二,考研那段时间。


工作没有辞,白天上班,晚上看书。刚看书的时候,真看不见去啊。看一会就觉得特困,想睡觉。然后就去洗冷水澡。但还是困……我现在忘记了自己怎么开始的,只是记得当时感觉不太好。当时楼对面有个高三女孩每天看书到很晚,我就想,怎么着我也得跟她一样努力吧。然后每天等她熄灯后我才休息。可有时候这小姑娘看书到一点多。
有时有些应凑推不掉,喝多了然后后悔哎,酒醒后恨不得打自己两耳光。

考研这事家里完全不支持。有段时间家里跟我打电话,说是不是该娶媳妇了。我心里那个烦恼啊,可是还得安慰两老,我一面跟他们表决心,一定要找对象,一面安慰他们,会好起来的。我心底明白,我拿什么去找对象,心里真是无奈啊。父母老了,想抱孙子啦,归根结底还是觉得我没有着落,他们不踏实。我经常反思,我
怎么就过成这样了?

妈妈打电话过来,基本讲的是谁谁孩子满月啦,谁谁结婚啦,谁谁买车啦,但是从来不责备我。哎,我得赶紧做点什么。

12月中旬,某天下雨,家里打电话来,妈妈哭了,因为她催我哥结婚未果,我安慰啊,安慰,也不知怎么安慰的,打着伞,走在无人街道,也不知电话里说了什么,反正妈妈情绪好啦,而我,鞋裤尽湿。


生活还真是琐碎!

慢慢的,天冷啦,中部城市,没暖气没空调。我住处简陋,腿脚冻的麻木。买了个电水壶,冷了就烧水泡脚,真心舒服。泡脚时候翻翻政治,也就那么过去了。后来一个月电费交了1400。

这种环境下考研动力过载。

工作性质原因,接触女生少,现场确认时候碰巧认识了个大四女生,心里那个激动啊,想深入认识下。可后来发短信如石沉大海。于是,收拾心情,继续学习。


当我写完第二捆a4纸时,我告诉自己,也许,可以考上吧。当我把单词书硬是背了30多遍时,我觉得应该是没问题了。

后来,终于辞职读书去了。

那时候从来没有因复习课程而烦恼,再枯燥的事都能做下去。或许,学习真是相对简单的事。


复习初期,总觉得有一堵墙挡在我和学习之间,复习高数时候,看到级数时候前面求积分就忘记了,看到概率时候,感觉线性代数跟没学一样。我不知道这堵墙什么时候倒得,也不知道怎么倒得,但是就是相信“忘记了就再看”肯定能记住全部。

学习比工作简单——学习是付出了一定有回报;工作是付出了不一定有回报。

记得当时报了全程全科考研班,但是听了两次课发现完全无任何收益!于是从此不再去,钱也浪费了。对我来说,考研还是自己看效率高点;白纸黑字,写得明明白白,要听他讲什么?至于说会讲什么考研技巧、解题技巧之类,对我来说完全没用——我只相信对考研内容实实在在的理解和熟练的掌握。

时间很快。

考英语那天,我睡过了。中午定闹钟时候出了问题,手机没有闹——后来发现,根本没有设置好。还好自己醒了,然后坐摩的去考场——我不知道迟到时间有没有超过15m,也不知道老师会不会放我进去,就是怀着试试的心理。还好,摩的师傅开的很快,考场老师很通融——心里充满感恩!




第三,读研这段时间。



踏入校园至开始上课,原以为自己会很激动。后来发现,很平常,如同当初带队外出挖沟一般。只是,突发觉得,这是我想要的生活啊。很知足,学校食堂的饭竟然这么好,宿舍、教室、校园,简直天堂啊!

最让我心动的,好多漂亮女生!(后来证明,她们于我无关啊)

一年内一定要找一个女友,我如是告诫自己。可告诫归告诫,事实是依然单身,或许,这是代价吧。

可是三十的我真做不到参加什么活动,我只去四个地方:宿舍,教室,食堂,图书馆。一年下来,班上女生都没认全,上学期一共认识了五个女生,追了其中一个一整个学期,然后发现,自己被当备胎,甚至只当一个追求者。顿时心里那个无奈啊,深刻感叹,时代变了,我毕竟与同学不属于一个时代。

后来也不是那么热切的想去找女友,因为新任务出现:电磁理论。我不具体说我的研究方向,但我整个研究都在电磁理论框架下。

电磁理论的学习很费精力,物理数学并重,深入进去后,发现自己还需要学好多东西。

我不知道以前挖沟的经历对我当前学习的影响,感觉所有的总结显得无力而且苍白。在确定目标后,达成目标就成为主要任务。

以前想多读基本书,现在有条件啦,计划一周至少读一本人文方面书。一个月学完一本专业书籍,后来统计了下,时间都翻倍了。

上个月查了下阅读记录,76本记录。借了而不读的书是有的,记得有本关于甲午战争的,翻了前面几页,发现作者在瞎编,只是攒了些章节凑了一本书。专业书也有借了立即还的,有本《高等电磁理论基础》,封面高大上,后来发现也是攒出来的书。

时间那么少,好书都读不完。不入流的书也就看看封面。读书多有个好处是能很快的鉴别出好书,如今我看书,也不去看别人推荐啦,自己找,看看目录,看看某一节的内容,基本也就会有判断了。

学习有真懂和假懂,有深刻领会和肤浅了解。读研,在自己专业小方向,我告诫自己务必精深。学习比自己做研究要容易,无论如何
打好基础,错不了。


以前的经历告诉我,学习中的习惯会延续到工作中。所以现在在习惯上的培养是下狠功夫了:各个方面力求有条理、讲系统,保证学习、生活的高效有序,其实这些也都是从点滴做起的。

记得工作期间第一个搭档,因斗殴被劳教过两年,但是我确实从他身上学到一个好习惯——保持房间整洁。虽然我参加过军训,可是一直没把叠被子收拾房间当回事。而有了深刻对比时候发现,我得叠被子,我得收拾干净房间。如今无论是我桌面还是宿舍,非常不习惯凌乱,习惯会扩散,对每天的安排我也非常不习惯凌乱,每一周的任务也会清楚的记录下来。




***************************至于读研中科研的部分,以后慢慢写*****************************************


第四,读研能改变什么。


很多东西绝对不是三言两语说的清楚,读研能改变什么因人而异,万不可不假思索就认同什么!

我感觉,人的改变是个系统活,绝非一两个点所能改变。而什么是变?人的成长是变化,技能获得是变化,习惯改变是变化,观念的更新也是变化。而所有积极的变化都需要漫长积累,而不好的变化却能在短时间完成。

心理感受的突变。

当做一件事变成一种享受时候,幸福随之而来——这是我的感受。很享受如今的生活,补基础是我的主要事情。毕竟深入学习要很多书,而任何一本专业书要深究的话都要花大把大把的时间——我很享受这个过程。

当年挖沟只是一种责任,要求挖一米二,那就想办法挖一米二。烈日、风雨、碎石阻止不了一米二。没有什么成就感,工程交付的时候也没有成就感,拿到工资时候没什么喜悦的——一切都觉得是理所当然的。

这种心理变化带来一种从没有过的满足感,只是因为我在读研阶段找到了一个希望,而不是读研本身。然后为这个希望心甘情愿的去积累,我所说的幸福,也就是这。尤其有了之前挖沟的经历,对如今更加珍惜。

理工男对知识的情结。

对知识掌握的一种情结到底缘何而来?这个问题我回答不了,因为我身在其中。
从本科起就有一种很强烈的深入掌握一门技能的愿望,而对通过一门技能养活自己的生活是如此向往!到如今有机会让我重获学习机会时,真有一种重获新生的感觉。

曾经公司雇了5台挖机挖沟,5个司机,有一个挖机开的特牛。有一台挖机在下车时把自己卡住了,卡了半天,而他正好路过时候,三分钟不到,真的三分钟不到,把卡住的挖机“挖”了下来。尊敬啊,打心底尊敬!玩技术就要玩到这种境界——这才是理工男该追求的人生目标——至少,这是我所追求的!

生活需要榜样,这个很牛的挖机师傅,是我的榜样。

我非常尊重、佩服、羡慕那些在各自行业把一门技术玩到“化境”的人。如今的努力,则是朝这个目标奋进。

改变是因为自己的努力,而不会是因为某件事情。来读研的初衷,是因为要离开那份挖沟的工作,而想换工作时候我发现自己什么都不会。来读研时候就是想掌握一门知识,然而读书过程中目标变了,把三年变成六年。

当年工作时候心底一直不踏实——因为自己肚子没货。所以,读研的强烈愿望是要让自己肚子有货。生活中有一种感觉是很难受的——不踏实。如果工作中的事情,大家都能做好,便会产生不踏实感觉。如何培养自己独有的能力才是一直努力的方向——人无我有,人有我优。





第五,一些补充。


这些年弯路走的太多了,多到一旦遇到直路(顺境)就会警惕起来。但是从我记事起到现在我慢慢开始相信的是:做事情,心底要充满敬意,只有如此才能招福。学习也好,工作也好,还是应该认真点,虔诚点,用心做。对我来说,曾经的生活是反面例子,如今是在过去教训下的修正。


这些年最大的一个变化是心态,变得平和了,安静了。不敢说心底是满满的善意,至少没了曾经的抱怨和戾气。

虽然问题是工作几年后考研的体验,但是,不管做什么体验的都是生活。努力让生活按自己想象中的轨迹运行,很多时候问题不是出在“设想的轨迹”上,而是在实施环节出了问题。学习上,这一点基本算是真理。


第六,结语
        此文会不定期修改。


我不玩QQ、微信之类的社交软件,有一次同学跟我讲一个很有趣的观点,说是来自知乎,于是我就经常看知乎。偶然间发现这个问题,当时没几条回复,而且大多是MBA,我就有了回答的冲动。

不管读研不读研,生活都是充满艰难,但是如果能找到自己的希望,艰难变会由折磨变成历练。


第七,对评论的统一回复

回复只针对一类观点,不会针对个人。

1,我一直强调的是一种积极向上生活态度对生活的改善。有些回复我读了又读,觉得您跟我就没在一个话题上。生活可以改变,这是所有人活着的基本前提假设,或者说,是共同信仰。如果对这点还指指点点的话,我保持沉默。

2,为什么在微波领域。微波领域很大,不是某些回复里描述的那样——或者我浅薄了。深入研究时,任何一个领域都会被无限放大,真的是无限放大,大到这辈子只能做一点点事情。
而为什么要选择微波,只是因为喜欢。
还有,我偏向于说电磁领域,能更准确的描述我当前做的事情(小方向说出来基本能定位我的位置,省略)。


3,见识是个什么?我觉得自己见识浅薄,所以一直在努力。这句话是我真心话,有见识的人能预见和把握生活——我离这个太遥远。


4,读书跟读研是两个不同的东西。扩招让上学的多了, 而安心读书的人似乎不是那么多了。不管社会怎么变,对知识还是应该保留应有的敬意吧?



5,现在不喜欢用电脑和手机,上网时间也不长。在回答这个问题之初,选择匿名是想强调故事本身而淡化故事当事人,我还是继续匿吧......


6,不知道读此文的都是什么年龄段的人。不管做什么,努力仅仅是底线而已。分享这些经历的时候,我自己也在反思。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热门图文
热门帖子
排行榜
作者专栏

关注我们:微信订阅号

官方微信

APP下载

公司服务热线:

17666062040

公司地址:广州市番禺区大学城明志街1号广州大学城信息枢纽楼812

运营中心:广州市番禺区大学城明志街1号广州大学城信息枢纽楼812

邮编:510000 Email:3234291313#qq.com

Copyright   ©2015-2016  中大考研论坛_中大考研咨询_中大考研网传真题资料(非官方论坛)©技术支持:考研院     ( 粤ICP备19154674号 )